佛教文化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12
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(diǎn)
2025-06-09
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08
北宋時(shí)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
2025-06-07
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(diǎn)
2025-06-05
阿彌陀佛不同時(shí)期的風(fēng)格
2025-06-04
?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(diǎn)
2025-06-03
雷神的起源及傳說
2025-06-02
東岳大帝是哪位神?
2025-06-01
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
2025-05-30
佛教文化
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19-08-30 10:34
為護(hù)法神,多出現(xiàn)在蒙古地區(qū)的寺廟中。他與大持金剛的形象有所不同,多呈站姿態(tài),頭發(fā)像憤怒的獅子頭,上有倒豎起來的鬃毛,張著大嘴,表情兇惡,
右手高舉金剛杵,左手托鈴,脖子上掛著一串人頭項(xiàng)鏈,腰系虎皮裙,赤腳站在蓮花座上。也有憤怒相和寂靜相之別。憤怒相的金剛手多為雙身,寂靜相的金剛手多為菩薩裝,表情和悅,也是右手高舉金剛杵。
金剛手菩薩雙身像-怒相
慈悲相金剛手菩薩